增益器(Repeater)
用來放大傳輸信號的。當我們的網路線路過長的時候﹐信號會因為損耗而減弱甚至丟失﹐這樣的話﹐repeator 就可以在中間幫我們將信號接收下來﹐然後把它放大重新繼續傳送以達到我們預定的距離。
集線器(Hub)
HUB有兩大特性,一個就是廣播,一個就是半雙工。
廣播:
當A電腦要透過HUB送資料給B電腦的時候,A送出來的資料其實連接在這台HUB上的電腦都會收到,但是只有B電腦會將資料收起來,其他電腦則是將封包丟掉。
半雙工:
收資料或送資料不能同時,你一次只能做其中一種。
由於HUB的這種特性,所以當HUB連接非常多電腦時,網路就會變慢。
交換器(Switch)
hub 就好比一個多 port 的 repeater ,那麼 switch 大概就是一個多 port 的 bridge 而已
橋接器(Bridge)
是一個硬體或軟體用來連接不同的網路區段(segment)的設備。
只要網路間使用相同的傳輸協定(如 IPX 或 TCP/IP )﹐bridge 就可以成功的將任何網路連接到其它網路﹐它們之間的溝通就無需理會對方使用的是何種網路硬體了。
一個 bridge 的資料傳輸主要有三個步驟﹕
- Discovery﹐就是 bridge 的任意一端是否有資料到達
- Filtering﹐接著 bridbe 過濾(filter)資料,並決定是否需要傳送到另一端
- Forwarding﹐然後 bridge 將資料傳送(forward)給目的端位址,若使用的格式不一致,則同時進行轉換。
網路過于繁忙的時候﹐那麼我們就可以將網路分成兩個或多個 segment﹐而 bridge 就可以幫助網路更好的管理交通和解決瓶頸問題了。事實上,我們也經常用 bridge 將一個相同類型的大 segment 切成多個小 segment ,利用其 filtering 的功能將網路廣播降下來,以提高整體網路的傳送能力。
若沒有 bridge 的 segment 中(或是用 repeater 連接兩個 segment),當任意一台主機在傳送資料的時侯,其它主機就要等(CS)﹔若是兩台主機在同時進行傳送,就會發生碰撞而導致重送(CD)。

若在中間部署一台 bridge 的話,因為 bridge 的 filter 能力,讓不同 segment 的信號互不干繞(除非兩端跨 segment 傳送)。因此,對 CS 與 CD 都有很大提昇,當節點越多的時侯,bridge 的好處就更明顯:

IP分享器
這個設備通常會有一個WAN port和 1~4個不等的Lan port(其實是Switch)。
WAN port一般是接ADSL modem(也就是小烏龜啦),
而Lan port則是接到PC電腦。這個設備主要的功能是NAT,也就是做IP分享的意思,
他會將WAN port的真實IP(可以是固定IP或浮動IP)分享給LAN port的電腦使用。
路由器(Router)
功能等於 IP 分享器 + Switch ,路由器會將連接後的設備建立內網
同時會去判斷終端要丟的封包的區段
如果他發現封包往 192.168 等內網區域丟,就根本不會經由 NAT 轉外網,會直接經由內部
網關(Gateway)
它通常是一些硬卡跑著一些軟體﹐專門是設計給兩個完全不同的網路結構(比如 PC 網路和 SNA Mainframe)之間進行溝通的。
如若 bridge (工作於第二層) 和 router (工作於第三層) 所使用的傳譯員僅能夠翻譯語言﹐gateway 這個更高級的翻譯卻能完全的將各自不同的交流模式進行翻譯﹐並能讓對方可以理解。